米龙·康斯坦丁诺维奇·弗拉基米罗夫于1879年11月15日出生在赫尔松的一个佃农家庭。成年后的他于1898年从赫尔松农业学校毕业,并在省统计部门工作了大约一年驰赢策略驰赢策略,同时参与了工人团体的活动。
1902年,弗拉基米罗夫前往柏林,随后又去了瑞士,在那里与列宁相遇。自1903年起,他成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一员。不久后,他返回俄罗斯,先后在基辅和戈梅利从事党的工作。1905年,作为波兰布尔什维克的代表,弗拉基米罗夫出席了在伦敦召开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三次代表大会。 1905至1907年,弗拉基米罗夫积极参与了第一次俄国革命。在1906年5月,他因革命活动被警察逮捕。随后,他先后迁往卢甘斯克和叶卡捷琳诺斯拉夫。 1907年12月,由于参与反政府革命活动,弗拉基米罗夫被军事法庭判处永久流放至东西伯利亚。1908年5月,他成功逃亡至法国巴黎,并加入了当地的布尔什维克小组。 1911年,弗拉基米罗夫脱离布尔什维克,加入了法国“调和派”,并参与了巴黎报纸《我们的话语》的创办。该团体联合了托洛茨基、曼努伊尔斯基、安东诺夫、洛佐夫斯基等人。 1917年二月革命爆发后,弗拉基米罗夫回到俄罗斯,并重新加入了布尔什维克党。1918年,他担任俄罗斯联邦粮食人民委员部委员。1919年至1921年,弗拉基米罗夫成为乌克兰军队和南方、西南方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的成员。 1921年起,弗拉基米罗夫担任乌克兰粮食和农业人民委员。1922年至1924年,他成为俄罗斯联邦财政人民委员,并担任苏联副财政人民委员。 1924年11月,弗拉基米罗夫加入最高经济委员会,并与皮达科夫一起担任副主席。虽然那时他身体已经很虚弱,但他拒绝治疗,坚持工作。最终,弗拉基米罗夫于1925年3月20日因病去世。按照遗嘱,他的骨灰被安放在克里姆林宫墙内。 发布于:天津市114配资查询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